从二战胜利开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凸显,尤其是1947年之后,矛盾就向着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期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军事危机,比如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以及巴勒斯坦事件爆发期间,就有军事冲突的危险。
但是这一次的危机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波兰、奥地利境内驻扎的红军集群完全被动员起来了,五千多辆坦克几乎是在边境线上一字排开,而天空还有数千架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在活动,怎么看都像是三战的节奏。
红军的全面动员也给刚刚开始摆POSE的北约军队吓了一跳,尤其是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这三国的军事力量加一块都不到红军的一半,就是算上英国和美国驻军,也没能超过对面的红军集团。
而且更吓人的是,在奥地利、波兰一线的红军后面还有源源不断地的第二梯队开过来,后面至少还有五千多辆坦克和更多的飞机。这简直就是一股钢铁洪流。
请注意,这还仅仅是论数量,论质量北约更是要输掉裤衩。红军集结的钢铁洪流中,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T-54/55,T-34基本都被甩到了独联体和其他盟国。而北约这边依然是二战的那一批存货站台,最多的依然是M4重型坦克,然后就是刚刚改名字的M26潘兴,这货从重坦被降了一个档次,改为中坦了。至于更先进的M46此时还在研发测试中,估计1950年才能投入生产。
从装甲力量的构成上看红军是占据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随着红军新一代取代D-10T的新式10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服役,在火力上红军也渐渐取得了对美国90毫米坦克炮的一定优势,而随着更先进的弹药投入使用,这种优势还有扩大的可能性。
不光是在火力上,随着苏联激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光电注入式火控设备和激光测距仪也开始投入生产,初步估计在50年代中期就能广泛的装备红军的装甲部队。
而且红军的有关部门还希望进一步扩大这种优势,T-55的大改型号T-62正在紧张的研发中,而另外一种高技术的未来坦克也在研发之中,按照李晓峰的要求,该坦克应该使用更新一代大口径滑膛炮、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第二代激光测距仪、复合装甲,要全面领先北约10年左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时让我们回到危机这个话题。因为红军突然的全面动员,北约集团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一方面美国开始紧张的调集兵力-->>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