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于钻空子的普通人。所以想要靠理想解决现实问题,就等于是画饼充饥。
李晓峰绝对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很清楚,暂时来看特权阶级是无法根绝的,他能做的是将特权阶级的特权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至于贫富差距悬殊,导致越来越的仇恨和不满。
所以李晓峰想要做的不是彻底的消灭特权阶级,那是纯粹天真理想主义者才会去做的蠢事,是费力不讨好。如果他真那么做了,恐怕不比历史上赫鲁晓夫的结局好多少,立刻就会被群起而来的大小革命闯将们打翻在地。
李晓峰想要做的是限制特权阶级的规模和特权的大小。将其控制在社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也就够了。更何况,有差距才会有动力,如果举国上下都是苦哈哈的,恐怕也是人心离散国将不国了。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改革的目标也就有了,那就是消灭那些比较过分的大特权阶级,将这些不受约束的特权装进笼子里。比如第一条就是领导干部终生制,第二条就是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这两条太坏了。
第一条等于是给了特权阶级铁饭碗,反正无论如何都不会丢饭碗,做不做事、怎么做事就不重要了是吧!至于第二条,官只会越当越大,那还怕什么,反正犯了错误也不会丢掉乌纱帽,搞一点权钱交易不是很方便。
作为组织部长,李晓峰在这个方面发言权还是颇大的。反正先在党内施行这两条,卡住了党员也就卡紧了苏联的干部队伍。从卫国战争爆发以来,打着一切为了保卫祖国的由头,李晓峰和鲁祖塔克可是对干部队伍下了狠手,凡是官僚主义气息严重的,凡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只要你犯在他们手头,妥妥的要丢官。哪怕你丫的老子兄弟是老革命也不行,在卫国战争这个大前提下,没人敢为他们说好话。
至于老革命,老革命办事不力一样要被追究责任,那些资历老但能力低的也在这次战争中被清扫了一遍,要么退二线要么离休养老,总而言之能者上不能着滚粗。
说实话,一度压力颇大。也就是李晓峰和鲁祖塔克联手才能扛得住。而且也得感谢这场战争,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没人敢打马虎眼,而这也无形中减少了相当的阻力。
总而言之,干部队伍的净化是有成效的,虽然没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着实给党的中基层充实了一批有能力而且愿意做实事的年轻干部。就连列宁和托洛茨基对此都相当的满意。
-->>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