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宣大外派来的驻地人员,眼下,他们在宣府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买报纸,报纸一买到,立时运用各种手段,快速送达主人手中。
几个月来,报纸的魅力,已经吸收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在群众强烈要求下,也是宣镇时报印刷量越大的原因之一。
眼见报纸之利,镇内已有多人申请开办报纸,京师之中,也有人在酝酿,上个月,三晋商报,隆重诞生。
“老爷,老爷,报纸买来了。”
一个随从,欢喜的奔进巡抚府邸内,对堂内焦急踱步的朱巡抚叫道。
看他样子,朱之冯瞪了他一眼:“毛毛燥燥。”
又迫不及待道:“快快拿来。”
接过报纸,闻着上面隐隐油墨香味,朱之冯精神一振。
手中报纸,版式颇如后世,印刷字体,使用铜活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最早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比西方,约早四百年。此后又有“泥活字板”、“磁板”、“木活字版”、“铜活字版”、“铅活字版”、“锡活字版”等样式。
而铜活字,明时弘治年间,在江苏的无锡、苏州、常熟、南京等地比较流行,不少富豪巨商。都在制造铜活字印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无锡的华家与安家。
不过到天启、崇祯时期,因经济能力下降,感觉铜活字印刷成本太大,世人多使用木活字。这种较为成本价廉的印刷方式,邸报对外发行,更采用手抄方式,养活多少京师抄报人。
只是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所以王斗,还是觉得使用铜活字印刷为好,他设立报纸,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成本。
拿着报纸,朱巡抚惬意的躺到椅上,戴上自己的眼镜,这个大明曾称叆叇的东西,原本是用细绳绑在耳朵上,不过某日王斗无聊,吩咐工匠如后世样式,打造了镜脚,重命名眼镜。
很快流行开了,相关的眼镜厂更是设立。毕竟大明,有钱又近视,或是老花眼的家伙不少。
对此,朱巡抚曾骂王斗荒抛正业。堂堂一个侯爵,竟整奇技淫巧的东西,浑然忘了,他眼下的方便,都是王斗的功劳。
咳嗽一声,吩咐下人泡上香茗。朱巡抚激动地展开报纸,果然,自己的檄文登上了。
朱巡抚心中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下去,这才喝了一口茶,慢条-->>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