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并不奇怪。
水溶向有礼贤于人的美名,身居王爵高位,却毫无骄奢肆意之气,朝野之中素有名望。
兵部尚书顾延魁是边将出身的老臣,务实耿直,为人严苛板正,人缘也就差了很多。
且水溶听说被人举荐为九省统制,还曾上奏谦让,引得很多朝官赞誉。
反观顾延魁却对此毫无表示,还数次上奏阐述九大军镇整训武备之事,一副当仁不让之气。
也因此被御史抨击老而为贼,贪恋权位。
奇怪的是嘉昭帝对事悬而不决,谁也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大多数人都认为水溶虽身具高位,却谦逊恭谨,年少有德,是值得信赖的人选。
但贾琮却不这么认为。
嘉昭帝登基十余年,政令贯通天下,威望与日俱增,唯独对军权无法完全掌控。
近年嘉昭帝推行火器强军,大力在五军营建立火器营。
其中就有以火器兴盛,洗牌军中旧有盘根错节的想法。
火器强军对嘉昭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从最早的三段击演练、火器营筹建,到后来的鲁密铳改造试发、瓷雷试爆等火器重要机密之事。
贾琮作为首发之人,自然都参加了,兵部尚书顾延魁也都一次不落的参加了。
而北静王水溶却一次都没参加过,如今他连瓷雷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或许很多人身在局外,并没意识到这点,但贾琮作为参与者却能体会出来。
皇帝心中的亲疏轻重,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北静王诸般作秀,在别人眼里是贤德恭谨,在一贯谋深多疑的嘉昭帝心中,说不定就成了其心可诛。
只是为君者,圣心如渊,不容猜度,哪怕早有圣断,为权衡各方,也需要合适的契机。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m.sm666.org,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