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神马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寿开恩科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寿开恩科(2/4)

章节列表
读柳静庵批阅的程文策论,他便多了个心思,给出的都是早几个月的普通习练之作。

    而贾琮的恩师柳静庵,曾担任十余年礼部大宗伯,宦海沉浮,智慧深沉,更主持过大周多次乡试会试。

    柳静庵的心术智慧,连嘉昭帝都是敬服的,皇帝能想到的,他如何不会推断揣测出来。

    贾琮能拜得如此名师,实在是平生之幸。

    于学林举业沉浸之深,非常人能及,不然怎么会有学宗之名。

    相比大赦,恩科能收尽天下士子之心,同时给予太上皇足够的尊荣孝礼。

    这也是为何他会在贾琮去金陵之前,会抓紧时间突击授业,给他梳理乡试考科要点。

    他对朝堂变局与科举的关联,有着远高于常人的认知和判断。

    而向天下昭示皇权恩荣,一为大赦,二为恩科。

    虽为彰显皇权,称量天下之举,但对荣养重华宫的太上皇和懿章皇太后,总也造成些许冲击。

    ……

    去岁因生母皇太后之事,而带来少许礼道瑕疵,也因为上皇福寿而开恩科,就此消弭无形。

    但柳静庵却在去年大慈恩寺开始营造,宫中传出太上皇六十五寿辰的讯息,便隐约猜想出后续关联。

    而最后一月柳静庵所拟的截题策论,他一篇都没有拿出,并不是忌讳刘霄平等看了柳静庵批注文章,从而在科场上胜过他。

    而是三人成虎,人多口杂,万一刘霄平因这些批注程文策论,而有意外收益,并因此得中秋闱,无心之中传出流言,那就要肇祸了。

    柳静庵最后一月揣磨的文题,只是和自己一个弟子研讨点评,是无伤大雅之事。

    但如果扩散为众人所知,最后意外与开考之题相近,那就说不清楚了。

    科举乃国之抡才大典,历代对流弊之举管控极严,都是宁杀错不放过,才华横溢之人无辜牵连,也是不知凡几。

    所以在这种关口,即便同窗情笃,贾琮也是慎之又慎,不抱半点侥幸。

    ……

    清晨,天还没亮,黛玉便已起身。

    紫鹃连忙起来服侍,一边帮黛玉梳发挽髻,一边却说道:“我听姑娘昨夜翻来覆去,不肯睡觉,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