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秋闱,却比院试难了数倍,在秀才学识基础上,需精通制艺八股,纵横策论之术,试帖诗之法。
秋闱中八股中选难度已极高,要想达到中举的水准,天资和勤奋缺一不可。
而要写好策论,更是需要考生研读大量兵书、农书、律法、政论等方面的书籍,这样策论下笔才能言之有物。
所以十几岁的秀才有不少,但是十几岁的举人却不多见,因为年纪太小,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柳静庵知道贾琮这次去金陵大慈恩寺为宪孝皇太后抄经,短则三月,多则半年,耽搁的时光可不少。
科举治学如逆水行舟,不可有一日懈怠,不然就会事倍功半。
于是就趁着这几天时间,帮他梳理学术框架,教授八股制艺要点,策论根基之法。
又将自己平时写的各种心得要理整理出来,让他带去金陵研读。
如此,贾琮在柳家一待就是三天,直到贾府来人报信,说礼部传信,让他下午至礼部祠祭司公干,他才匆匆返回东城。
……
贾琮回到贾府稍作整理,便去了礼部南院。
接见他的竟是礼部祠祭司郎中刘继祖。
自从礼部大宗伯李继宗闭门养病,礼部的二号人物左侍郎郭佑昌,就建造大慈寺一事与嘉昭帝达成一致。
于是大慈恩寺的奉养礼矩之事,就成了礼部眼前最重要的公务。
而贾琮这位皇帝敕封奉议郎,所行抄经祈福之事,又是相关礼矩中重要一环。
所以礼部才会派一个正五品司官,亲自和他对洽相关事宜,不可谓不郑重其事了。
因学子举告之事,贾琮和礼部也算是同舟共济,他又是礼部左侍郎亲点案首,和礼部自然多了些香火之情。
这位祠祭司郎中,对贾琮这位年轻得过份的案首奉议郎,颇有亲近好感,双方交流也很顺畅愉快。
这次贾琮需至金陵抄写的佛经共十二部,都是从《大正藏》中精选出来祈福经卷。
其中最主要的如《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四卷、《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卷等。
必须在大慈恩寺动土奠-->>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