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神马小说网 > >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为帝王师,铸万世之道!(求订阅!)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为帝王师,铸万世之道!(求订阅!)(2/15)

章节列表
    苏澈见君王之礼,并不是跪拜,而是作揖,也就是鞠躬。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跪拜礼’,一直是存在的。

    《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稽首礼,是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正坐后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但这样的稽首礼,只是单纯的延伸礼仪,并不是真正的‘跪下’。

    因为这种俯伏的动作看着非常像“下跪”,其实是“趴着”,不是“跪着”。

    这个时期是没有胡凳的,也没有椅子。

    大家都是正坐。

    无论君臣,都是正坐。

    在正坐的基础上行礼,也就是所谓的跪拜礼,和以后的跪拜,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臣子向君王稽首后。

    君王也要向臣子回礼,这个礼叫空首礼。

    这样的稽首礼,在在元朝之前,只是礼节仪式,并没有屈辱性的含义。

    到了后来,下跪逐渐就变成带有屈辱性的含义。

    因为这个时期,大家都是有凳子和椅子的。

    能坐却反而要跪着,这含义自然就慢慢变化了。

    虽然在唐朝,正坐依旧是正规礼仪,大臣们偶尔也会对皇帝行“稽首”之礼,也就跪拜两次,但这是比较庄重的环节,大多数时候,并没有那般严谨。

    所以在这偏殿见到皇帝,苏澈鞠躬行礼,并没有任何问题。

    此刻坐在上方的玄宗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的李太白。

    “你就是李太白?”李隆基淡淡问着。

    “正是。”苏澈说。

    “你写那篇《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挑拨外邦和大唐的对立,挑动国民的情绪,以此文犯禁,惹得长安满城风雨,你可知罪?”李隆基冷漠的问着。

    “陛下,我写那篇文章,明明写的是前朝,故事也都是隋朝的故事。”苏澈笑-->>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