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就是有种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面对所有人,身毒都是逆来顺受,腐化一切的外来统治者。
而华夏文明的教化之能,同样也是强项中的强项。
苏澈相信,即便是身毒这样的地方,同样可以教化。
底层的人长久见不到阳光,已经彻底麻木和绝望了,但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成为了害怕阳光的人。
按照道理来说,以蜀汉的国力,是没资格来两面开战的。
对东吴动兵,才是重中之重。
可既然有魏国先动手,那蜀汉就没有必要跟着硬拼,苏澈命魏延,带着两万军,自己带着三万军队,开始慢慢跟上魏国的脚步。
苏澈实现了当初的承诺,让魏延独自率领一军,让他在前头莽。
对于吴国,苏澈的主要目标自然是荆州。
诸葛亮麾下大部分的人都是来自荆州,在这里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力,此刻有魏国大敌当前,与其投效魏国,那还不如投效蜀汉,这是很多荆州人的想法。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民心所向。
在这个时代,蜀汉的名声是很好的。
因为刘备是三国里唯一的一个不屠城的君主。
三国志记载:
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
孙策攻打严白虎的时候,还没完全拿下江东,照样屠城了。
孙权同样如此,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是岁举兵攻术于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孙权平定自己地盘的叛乱都可以屠城。
至于曹老板,屠城的次数那就更多了,前前后后,总共屠了五次城。
史书记载:遇曹操至,坑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曹不得进。引军从泗南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坑杀的人堵住了河水,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简单的描写,却是无数条人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