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起卸任宰相后,苏澈命韩非为丞相,王翦为太尉,李斯为御史大夫。
此后的封赏大殿上,苏澈还拿出了一套新的爵位系统,以安抚躁动不安的功勋集团,给了他们继续向上爬的阶梯。
原本二十等彻候,最高级的便是列候,而现在,苏澈加入了公爵。
周朝施行分封制,天子称王,各封国的君主有爵位高低之分,但后期均有僭越,秦在强大之前,不过是一个公。
自从秦国强大起来后,才开始称王,同时因为商鞅变法,秦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功劳。
这二十等军功制,最高是列候,列候中的最高是县侯,而现在,苏澈加入了公爵,从某种程度上也解决功劳太大,封无可封的情况。
既然取消了分封制,行以郡县制,那就不能裂土封王,不能有异姓王的出现,否则又会回到分封制的老路。
在此后的受封大典上,苏澈封白起为武国公,封王翦为信国公,封王龁为忠国公,封蒙骜为赵国公,封蒙恬为齐国公,封韩非为文国公。
除了三个参与灭国之战的国公之外,剩下的两个,都是功勋卓著的老臣,封赏他们也无可厚非。
至于最后一位韩非的文国公,则是苏澈破例封赏,作为负责为秦国进行第二次变法的臣子,给他一个国公,后续的事情都会好办很多。
总不能光让人办事,不给甜头吃。
韩非也知道,自己虽然位列三公之首的丞相,但功劳还不至于加封国公,这实在是陛下的恩赐,一时间感激涕零,对于变法之事,越发用心。
此外。
苏澈又一口气敕封了一百多位侯爵,基本上每个有功之臣,都照顾到了。
不过,这样的受封大典,总会出现相互比较的情况,肯定会有人不满,毕竟这种事情是没办法一碗水端平的,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
但苏澈也不在乎这些人的不满,他们就算再不满,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勋贵功臣们最渴望的受封大典,在苏澈看来,还不是重中之重。
他更重视之后的变法。
很快,文国公,当朝宰相韩非,开始了秦国第二次的变法。
这一天的朝会上,韩非直接走-->>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