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去,一旦赵国的都城邯单失了,那他李牧,万死也不能赎其罪。
所以,他必须,也只能撤退。
随着李牧撤军,这直接让魏王急了,这一仗还没打完了呢,怎么就撤军了?
李牧将后方赵国被秦军袭击的消息如实说了,魏王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军离开。
当李牧率领赵军脱身之后,迅速赶回赵地,期间没有受到一点阻挠,白起仿佛在目送着他离开一般,这让李牧也明白了:“这是秦军堂堂正正之阳谋啊!”
当赵军回撤后,白起直接发起了总攻,迅速占领魏国各地。
魏国的大梁城易守难攻,不仅城墙很高,城墙外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用于城内补给,又用于防御。
说这是一座天险之城都不过分。
白起面对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并没有去攻打,直接派兵把大梁城周围的水网都控制住,又引黄河和鸿沟之水,来了个水漫大梁城。
水攻之下,原本易守难攻的大梁城直接变成了汪洋大海,整个城池中甚至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又坚守了一个月后,魏王见大势已去,只能开城投降了。
自此,魏国覆灭。
这一场灭国之战,白起同样没有大开杀戒,魏国的军队只要投降,他都会接受。
不得不说,此前苏澈的舆论攻势,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若是秦军一直以杀戮开道,就算占领下魏国,也不过是一座满是仇恨和怨气的国家。
可是在一手大棒,一手萝卜的政策之下,投降的人瞬间变了许多,顽抗到底的人少了很多。
秦军之中,除了原本的韩人之外,瞬间又多了不少魏人,尽管不能立刻将他们投入战争中,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理念的灌输,终有一日,这些都是可用之兵。
若能忠于秦,在军功制的驱使之下,这些魏人,或许可以重现当年魏武卒的风光。
战国早期,在吴起的建议之下,魏国实施了著名的“武卒”制度。
吴起认为,他觉得兵不在多,而在“治”。
武卒的选拔标准严格,待遇优厚,只有那些在身背弓箭、全副铠甲、手持长矛、携带三天军粮的情况下能日行百里的人,才能-->>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