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可谓是条理清晰,将这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澈这一番话,却是来自上帝视角,自然是非同一般。
不过,这样的话,从一个孩童的嘴里说出,反差感却是极为强烈的,这让王龁听得目瞪口呆,大吃一惊!
他瞪大了双眼,用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苏澈,过了半晌,却仍旧是惊疑不定。
这一番见解,根本就不是一个孩童能知道的,甚至不是一般的俊才能说出的,如果不是生而知之,怎可能如此?
王龁万万没想到,赵国放出的“谣言”,竟然是真的,这小公子政,真的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是天生聪慧,拥有无限潜力之人。
过了半晌,王龁消化掉了这个让他震惊的消息,竟虚心请教问着:“我能保证,武安君绝无谋反之意,他绝对不可能做出那种事情……可为什么他不愿意领兵呢?难道是在为两年之前的事情而赌气?”
还能因为什么,为了那百分之百的胜率啊……
苏澈直接说道:“武安君不打不胜之战,秦二次攻赵,国力空虚,而赵地因为此前被坑杀四十多万,人人皆是哀兵,所谓哀兵必胜,战力自然不弱,这也是你们围困这么久,却一直没有拿下邯单的原因。”
“此外,诸国恐秦,故而不敢出手,可局势拖了这么久,秦国却一直没有拿下邯单和赵国,已显颓势,如此一来,怎么可能还是不敢出手呢?”
“所以,继续拖下去,这里就是一摊沼泽,即便是武安君也不愿意陷在这里,故而不愿意领兵。”
“可他不来,那就得死。”
“他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可免一死,可这是秦国倾国之战,他这不是不战,而是不将秦国放在眼中,如此居功自傲之人,如何能容得了他?”
王龁听完这一番话后,立刻八百里加急,将密报送到了咸阳,送到了秦王的手中。
对于苏澈的事,王龁没有隐瞒,将事情大概说了出来。
同时在这一份奏折中,他恳求秦王,千万不要杀武安君,武安君是国之栋梁,一心为国,他不愿意出征,只是不想打不胜之战,而不是居功自傲,视秦国为无物,请秦王万分谨慎,务必三思而后行。
当秦昭襄王看到这样-->>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