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君主,如果放在和平年代,那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放在这个时代混乱的春秋末期,那问题就很大了。
不过,吴王僚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从善如流,知道采纳别人的建议,还知道放权给有能力的人。
苏澈缓缓说道:「想要解决这种状况,那就必须变革,必须变法,通过一些不可避免的手段,将权利集中起来,如若不然,哪怕有数万亩盐田,您也永远不是什么霸主。」
只有变革,只有变法,才能强国!
身处于春秋和战国这个转折
点的苏澈,提前提出了变法的理论。
春秋时期,因为分封制的缘故,权利是不可避免的逐渐下移的,这是这个制度的缺陷。
但战国不同,战国和春秋的标志,就是各诸侯国为加强君权,纷纷实行了变革。
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
虽然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只有两个字:集权。
其手段本质就是通过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废除「世卿世禄」制,以实现加强君权的目的。
最为通行的方式,就是用外来的「客卿」来打压本国的「世卿」。
在这个春秋末期,战国还没到来的大变时期,苏澈提出了自己的变法。
变革,自然会流血,自然会是人头滚滚!没有流血的变革,那绝对不是变革,而是和平演变!
所以,苏澈让吴王僚做好心理准备,为了吴国的变强,他必须要忍住人头滚滚的情况!
吴王僚能成为诸侯,自然有这样的气魄和决断,绝对不会因为心慈手软,而让变法终止!
此刻。
吴王僚瞪大了双眼,苏澈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是字字珠玑,让他震惊到了极点,以前的他,根本不敢想象居然还能这么做……这是何等的冒天下之大不韪!
过去这几个月的时间,苏澈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一边在吴地进行各种考察,便是为了制定自己的变法内容。
他采集七国变法之长,制定了适合吴国的变法手段。
这一系列的变法内容,以法治为核心,依法治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