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五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其人此时应是在歙州婺源县任县尉一职,却不知为何出现在这朱仙镇。
祝彪一脸笑意的揉了揉少年杨再兴的脑袋,转身朝着一旁的中年人走去,正了正衣襟,朝着杨邦乂拱手躬身拜道:“山东祝彪,见过兄台。”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杨邦乂,此时却是被祝彪如此郑重的态度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忙起身扶住祝彪,沉声道:“泰山君名满天下,杨某如何当得公子如此大礼。”
如杨邦乂这般仗义死节之人,自然当得起祝彪如此一礼,祝彪莞尔一笑,并不与其在这事上纠缠,只朝着杨邦乂说道。
“方才令公子言佩服祝某,却不知为何如此?”
杨邦乂微微一笑,朝着杨再兴招了招手,待得其到了身前后,笑道:“这孩子生性好动,喜爱舞枪弄棍,对江湖绿林之事满心向往,平日里听多了公子的事迹,只言你义薄云天,仁义无双,是天下最遮奢的英雄,是以最为佩服你。”
听得此言,祝彪却是心头涌起一阵难言的意味,未曾想自己今生,竟不知不觉间做了两宋第一勇将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