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女儿的话,她们的口粮,可以用赚到的工钱卖,就算现在粮食贵上天,但150文的工钱,是可以从许家庄商队买到两三斤粮食的。
即对于许家庄而言,在饥荒严重的河南境内,聘请这些青壮修路工所支付的主要成本,其实就是养活他们一家人的口粮罢了,人力成本低到了极致的程度,且道德上也无可指摘,因为这叫做‘以工代赈’。
只是唯一一点负面的问题是,原本许家庄只是计划招募一百来万的青壮工人,来完成《三年十万里修路计划》,但为了‘以工代赈,救助饥民’,单单在河南境内,就招募了足足150万的青壮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竟然形成了一个人数可能达500万人的超级修路大军!
即便他们的工作效率不会太高,但如此庞大的人口,只用于河南境内规划的1万里长不到、3米多宽的公路网,再加几百座的桥梁,再加上华夏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哪怕只是使用肌肉力量修路,极小使用高效率的工程机械,这点工程量,最多半年就能干完。
考虑到这场旱灾饥荒还会持续很多年。
许家庄的道路规划团队,只得调整修路计划,大幅度提高道路等级标准。
比如原先规划的是五十年使用寿命,现在要提高到一百年。
原来规划路面最大单位承受力是十吨,现在要提高到二十吨。
路面宽度也要从3.5米宽,提高到了10.5米,最多可容纳4辆四轮马车并行。
桥梁的建筑寿命、承重能力、桥面宽度也都要提高。
话说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建设这么高标准的基建有必要么?
这不算多么夸张。
因为修路建桥所需的黄土、碎石块、铺在表面的石板,都可就地取材,只有修桥可能会用到一些钢筋水泥。
且人工成本极低。
征地更不要钱。
既然如此,为何不抓住这个时机,大搞特搞,免得以后就是像拓宽下路面,都会遇到极其棘手的征地难题(这类问题已经在南直隶出现了)。
……
加入到修路队中后。
杨大眼知道,他正在参与修建的,是一条从洛阳直达西安的主干公路工程,即“洛西公路”,其全长约70-->>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