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神马小说网 > > 《我家阳台通三国》 > 第六十四章:啥也没干,怎么就救驾有功了

《我家阳台通三国》 第六十四章:啥也没干,怎么就救驾有功了(1/6)

章节列表
    卫氏这边。送走各位族老和家族子弟后,卫暠、卫昪、卫宫三人在东苑湖亭聚首。

    卫昪拿出被他藏起来的那张图纸,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的兴奋之色。卫暠蹙额说道:“仲平,有什么事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偏要将他们赶走不成?”卫昪没好气的斜了一眼自己的亲大哥,而后才将图纸平铺在桌子上。

    “你们看这是什么。”卫暠愣了愣,倒是卫宫并不意外,这信本就是他亲自递给卫昪的,卫昪的小动作,他也都看在眼里,当时也没在意,此时才发现纸上的内容并非单纯的文字。

    两人探头看了一眼,只见纸上一行字:【连弩改造详略】。

    “这是?”卫暠眉心微蹙。卫宫倒是浑身打了个激灵一般,继续往下看,越看越是心惊。

    弩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远程武器,它从弓发展而来,但比弓威力更强,射程更远,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战争中被大量运用,直到火器的出现。

    特别是大汉时期,弩的应用范围很广,汉朝弩的强度以

    “石”来计算。张弓引满一石的弩相当提起一石(约30千克)重物所用的力。

    据汉简和古文献记载,汉弩分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诸种,威力由弱到强,适合不同场合使用。

    汉弩的强度都要经过严格校验,在居延汉简中曾发现过检验已受损伤的弩的强度的记录,其中十石弩又称为大黄弩、黄肩弩或大黄力弩,强度最大。

    参据《梦溪笔谈》所记的宋朝一种蹶张的

    “偏架弩”估算,汉朝强弩的射程可达400米左右,这是后世很多手枪都达不到的距离,更不要说普通的弓箭了。

    汉朝名将李广于公元前121年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以大黄弩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要知道论骑射,匈奴人一直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射手。

    汉朝郡国还组成了以弩手为主的步兵兵团

    “材官”,其指挥员的官号有的就称

    “强弩将军”。可见弩的地位,在大汉一朝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熟悉汉弩的人都知道,用弩有一个痛点,那就上弦很慢,越是强弩上弦越麻烦,有的弩甚至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拉开。

    但是,这个问题-->>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