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模仿这位大前辈。
相较之下,董卓就显得有点不堪了,十盘里输了九盘,要不是为了在卫宫这里多套点有用的信息,他早就掀桌离去了。
此时见卫宫让自己悔棋,董卓感觉自己的老脸被打得啪啪疼。
不过,他还是腆着脸说道:“文叔急智,吾不敌也。”
卫宫摇着手中蒲扇,笑了笑,恭维道:“州牧大人何出此言,某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两人近日都是说些这么没有营养的话,彼此试探,又彼此忌惮。
卫宫想知道董卓为何不走,董卓想知道卫琤到底还计划着什么。
这时,门房通报,说有人送了一封信,还有一个匣子过来。
卫宫见到门房眼色,就知道事情与卫琤有关,急忙与董卓告罪。
董卓也察觉到了什么,却不好探寻,只能拱拱手,让卫宫先去处理。
卫宫走后,躲在屋中的匈奴左贤王走了出来,看了一眼棋盘上的局势,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卫文叔也是大才之人,早传河东五大族人才济济,如今一看,果然非同凡响。”
董卓也是认同,叹了口气后,他无奈道:“可惜,试探几次,他依旧守口如瓶。”
左贤王嘴角轻蔑一笑,道:“你还真相信了不成,那卫仲道若是真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声名不显……”言语之间颇有几分吃味。
董卓知道,左贤王觊觎蔡琰美色,而蔡琰又是卫琤妻子,他心里不平衡也是正常。
不过,他还是说道:“左贤王有所不知,这世家大族的子弟,往往内敛己身,传闻卫琤此人自小体弱多病,若非如此,只怕早已入朝为官。”
匈奴左贤王眉头一皱,明显不服气。
董卓又补充道:“而且,琰儿自幼便有才名,关中河东多少望族子弟登门求亲都不成,她偏偏挑了此人,伯喈(蔡邕)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恃才傲物,能让他认可的女婿人选,你觉得能简单了去?”
左贤王陷入回忆,当初单于(匈奴王)极力拉拢蔡邕辅佐自己,蔡邕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哪怕那个时候的蔡邕流亡在外,可依旧瞧不上他们这些塞北人啊。
“对了,这几日那叫胡彪的一直求见于你,依附之心昭然若揭,你怎么不为-->>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