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见桥上有一亭,贾政就带众人到了亭内。
各自坐好后,才问道:“诸公以何题此?”
诸清客又开始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人先道:
“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罢。”
薛蟠刚才取个名,几人都让他闭嘴,正自气恼。
宝玉后来取个名,却是在场人人夸赞,又让他称羡。
如今听贾政说,又要取名,便跃跃欲试起来。
那边议论才刚开始,他就对身边几人道:
“要我说,这个亭子的围栏,亭柱都是白石,不如就叫大白亭?”
他的声音不大,只几人听到了。
可有“歪路”的前车之鉴,他一出声几人就条件反射的皱眉看他。
薛蟠被看的有些懊恼,立刻不满的道:
“怎么了?都看我做甚?这个名字没什么问题吧?”
贾琏和薛蝌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文龙兄说的倒也实在,可见文龙兄是个实在人。”
冯一博倒是勉强夸了两句,还叹道:
“可惜无酒,不然真当为你浮一大白!”
薛蟠终于得了夸奖,顿时得意洋洋,
听了冯一博的话,又眼睛一亮,附和道:
“对对对!就是浮一大白的意思!我去和姨父说!”
见他竟真的起身,冯一博连忙拦住,道:
“别别别!还是先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倒不是怕薛蟠抢了宝玉风头,而是怕薛蟠在一众清客前丢了脸去。
这边,贾政正笑着道:
“‘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
他本来不想参与,但平日他最推崇欧阳修。
听到“有亭翼然”,竟也来了兴致。
说着贾政只沉吟了一下,便有了灵感,道:
“依我拙裁,欧阳公句,‘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