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机就不行了,就得看着机内弹舱的空间来,挂载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持续作战能力不如歼十强,而且机动性也不高。
明州集团从来都没有大肆宣传己方的战机的机动性有多强,它就是三代机的平均水平而已,毕竟只是常规气动布局,发动机的推力虽然大,但是自重也大,推重比并不高。
两种飞机,各有千秋,空军要是看上了,当然是能进行优势互补的,只不过,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后勤保障复杂了。
歼十和歼十一用的都是同一款发动机,维修保障更简单,隐身机就不是了,用的是国内推力最大的涡扇十五,这款发动机当初是秦涛搞回来的,不过国内的军机并没有使用,一直都在用三姨夫凑数,哪怕就算是两款国产四代机,也计划用的是涡扇十五的改进型号。
此时,林老已经坚定了想法:分出一部分经费来采购四代隐身机!
“既然空军这么坚持,那我们也就表示欢迎了。”秦涛说道。
空军采购,相当于多了一个客户,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有好处的。
“目前我们的生产线上正在生产舰载款,得等到下一批才能生产陆基款,到年底之前,最多给你们提供两架。”秦涛说道:“所以,这两架飞机,也就是够给空警-2000护航的,想要独立组成编队不可能。”
这还真不是秦涛维护海军的利益,战机的生产可不容易,每架飞机的建造都动辄半年以上,这还是在脉动生产线上提高了装配效率,所以,最多给他们两架而已。
空军的订单还得慢慢等。
林老点头:“就算是两架,咱们也得飞在最前面,对了,海军专门明明了歼三十二,咱们空军这款,也得改个响亮的名字。”
这当然也是必须的了。
秦涛点点头:“空军的叫做歼三十五,如何?”
这也符合他后来的设想:垂直起降的,还叫做歼三十一A,意思是从以前的歼三十一改进过来的,其他的两款,分别叫做歼三十二和歼三十五,对标美国佬的X-32和X-35,没别的实际好处,仅仅用来恶心人,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