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
郭宏利不吭声了,郭仁峰则是点头对我说:“李大师,你问吧。”
我想了一下就道:“能把梅河当年的事迹,以及她死的时候情况给我讲一遍吗?越详细越好。”
郭仁峰想了一会儿点头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说?”
我道:“什么时候都可以,越早越好。”
听到我的话,郭仁峰想了一会儿慢慢地道了一句:“那我就从我记事儿的时候开始说吧。”
接着郭仁峰就给讲了一下有关梅河的事儿,不得不说,梅河的人生还是有些传奇色彩的。
梅河出生在一个梆子家庭,她的祖上曾经在北京开个戏园子,唱的就是河北梆子。
要知道,河北梆子最兴盛的时候,在京城可是唯一和京剧平分江山的戏种,甚至隐隐有种压过京剧的势头,可在清朝末年,河北梆子却开始急剧衰落,到了民国初年衰落的就更厉害了,天津,北京,甚至南派的上海都受到了波及。
一方面河北梆子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梆子在那个时候没有出过什么大的角,而且戏班子多了,很多人把梆子给唱烂了,所以多数人们改追其他剧种。
大家也都知道,在民国时期,京剧展尤为迅,涌现了众多的流派和艺人,而这些艺人中其实有不少原来是唱的梆子的,因为梆子衰落了,才改学的京剧。
甚至很多梆子戏班解体后,老板又拉活组建了京剧戏班,这也是促进京剧急展的一个因素。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梆子里很多的戏也是被引入了京剧中,这也为京剧本身的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当然,京剧能够吸收梆子,也是因为京剧本身就有着独特魅力。
梅家在那个时期也有个戏班子,可随着梆子的衰落,梆子在大城市没有了活路,仅存的一些梆子戏班就转战到了农村,梅家戏班也是那个时候搬到西流庄落脚。
西流庄也是那个时候才有了梅姓的人,那会儿西流庄不过是一个小村子,梅姓人的比较多,所以搬过来后直接成了村子里的大姓,因为梅姓的人都是戏班子出身,所以带动的这个西流庄的人也开始学习。
加上那会儿梆子在农村还是很有市场的。
所以梅家的梆子戏班也就得以保存了下来,不过却是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以-->>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m666.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